先聲明,這不是廣告文,也不是業配寫手文,純粹是品牌文案的案例分享。
我在2014年一月就注意到水巷茶弄的文宣和菜單文案別出心裁,當時就想發篇分享文,不小心拖到現在…正好,最近去光顧時又有新發現:「天啊!這家手搖外帶飲料店,居然也有像文青內用店那樣的自有刊物!」名為「巷弄好事記」,我拿到的是No. 002 April/2014。
一個一個來,到一家飲料店會先注意到的是菜單及其當月(季)優惠文宣,以2014年一月那張為例:
P.S本篇文章的文宣圖片都是直接掃描未後製,看來效果不太好,以後會改用翻拍+後製的方式來處理。
這張文宣我看到的是:
1.首先,顯而易見,這是一份適用於一月份/冬天/新年慶賀用的文宣。
2.整體視覺沒有刻意迎合「新年」,而是維持品牌原本慣用的風格呈現,主題意思到了就好,避免落於俗套。
3.以「相思逗珍奶」和「爵士巧克力」作為黑/白雙色主打,對比鮮明又有新潮感,馬上就吊中我的胃口和好奇心(小弟不才學過一點點Jazz)。
主打品項其實就是「紅豆珍奶」和「巧克力奶茶」,這裡並沒有刻意做新命名,他們家的品項命名本身就常玩文字上的巧思。「相思逗珍奶」用了「相思豆」和「逗珍奶」(摻在一起)的概念,尤其這個「逗」字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,趣味性十足。
「爵士巧克力」的亮點完全在於「爵士」,不只為原本形象偏濃偏重的「巧克力奶茶」賦予一個寫意的新形象,「Jazz」本身的律動感和泛用性,與「巧克力色/黑色」搭配更是詼諧。
厲害的是,像我這種對巧克力和巧克力調飲沒興趣的人,會因為爵士而多注意一下這款飲料,值得玩味。
接著,將這張文宣翻面即可看到常態菜單:
我對水巷茶弄的印象,除了東西蠻好喝、有鮮奶也有煮茶可選以外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「國際化品項命名」了!
先以前面那張文宣的兩個品項來看就夠好玩了:
1.相思逗珍奶,英文名:Pearl milk tea with red bean(直譯:啊不就紅豆珍奶)
2.爵士巧克力,英文名:Milk tea with chocolate(直譯:啊不就巧克力奶茶)
其中,爵士巧克力在主題文宣上的英文還故意用Jazz Chocolate,真是太心機了,居然跟常態菜單上的英文命名不一樣…也就是說,水巷茶弄的菜單奧義在於:「某些飲料品項要看英文名才準呀!」
這個作法是對的,就像俗名和學名一樣,在國內市場,好玩的中文拿來適時的玩一下命名,實際學名請以英文為準,倒也是蠻科學的~而這樣的玩法也不算罕見,那為什麼我要特別提水巷茶弄這個品牌案例呢?我也沒收他錢也沒被請飲料,幹麼搞得像是大驚小怪的鄉巴佬?
因為我曾經被他們的一個品項命名騙過一次:「蛋糕奶茶!」
也不知道是我眼殘還是他們家的商品照片處理功力太強大,當時我在店裡面看著牆上貼著的大圖輸出,一直想著「哇嗚!是把海綿蛋糕弄碎加進去的蛋糕奶茶耶!」光是想到可以用粗吸管把蛋糕大口大口吸進去,感覺一定很棒!然後回家吸管一插才發現是美麗的誤會…
文案的趣味講完了,來分享一下一開始就提到的自有刊物。
這是最近去光顧等飲料時,發現櫃台上疊了幾份,好奇拿來把玩一下才發現,不得了啊!這不是所謂的文青內用店才會有的文宣出版品嗎?驚奇之餘還問了一下店員:「這個可以拿走嗎?」
上面這張是封面,這一份薄薄的刊物是雙面印刷,總共有12頁含封面封底,磅數夠、紙質佳,一整個很文青,以下節選二張最嗅不出商業廣告味又很特別的頁面:
從手搖飲料店到導航秘密、王家衛,再來耍一下文藝小品,這編輯很有心啊!
假文青?真文青?反文青?比對一下自己平常有沒有類似的穿搭,印像中這差不多是文青內用店常見的穿搭了,頗中肯。
品牌/行銷的精髓是一種態度、精神,以一家連鎖手搖飲料店而言,能以文案為核心,輔以設計和有規劃的具體實踐,相當難能可貴。在我看來,和一堆只靠視覺設計、用色和偏高的定價來「提升附加價值」的品牌或企業經營相比,像水巷茶弄這樣的作法更加令人激賞。
從一些細節和整體感看起來,這應該是他們自家的行銷規劃,然而不論是否為外包處理,以手搖飲料店常見的經營模式來看,經營者想必是有它的決心與堅持,且觀念能跟上時代潮流,才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。
真的好想喝吃得到真的蛋糕的蛋糕奶茶啊啊啊!
圖片來源:水巷茶弄門市及官網 teaplus.com.tw